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導讀

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導讀 緣起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 (梵文Prajñāpāramitā Hdayasūtra),又稱《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、《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,簡稱《般若心經》、《心經》,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極為重要的經典。

 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,雖然全文只有260字,是一部廣為流傳的經典,也是每個佛教徒,都常接觸到的一部經典。也有很多人抄寫「心經」無數次,但是了解其中實義的人卻不多。坊間也有很多「心經」的註釋本,其間大部分是「相說」充斥。然佛經都屬「無相說」,無相說即無相法,無相法即心法,所以觀經者雖然試著由這些註釋本,要更進一步了解「心經」,但是歷經數年乃至數十年,還是對「心經」一知半解,無法透悉其中實義,乃至有人認為自己已經瞭解了,但卻不能貫徹通達其他經典,如果是這樣的話,代表他還是入於「相說」佛法中卻不自知,所謂:相說非佛說。嚴格的說,如果不了解「無相」佛法的修行者,是名「著相修行」。再者,無相法是心法,也就是心經所要表達的心法。
心經是一部了義經,了義經必能貫通佛所說一切法,乃至一切經。因此,註文解說此「心經」無相法之實義。冀望能讓更多浸沉於「有相」佛法的人得到真正的開悟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遠離顛倒夢想,進而了脫生死,究竟涅槃(畢竟不生不滅)。了脫生死是明白本無生死,無生死即是涅槃(不生不滅),並非離開生死而取涅槃,當瞭解了本無生死,隨即知自性本自涅槃。
「般若波羅蜜多」(梵文:Prajñāpāramitā)直譯為:出世間的清淨智慧到達生死解脫的彼岸,代表能以出世間的清淨智慧,親證本有的般若智慧。因為它是本有的,所以只要證明般若智慧的存在,即可超越生死苦海,到達不生不滅的究竟解脫境界。般若智慧,不會因為作眾生它就消失,成佛它就出現。般若智慧,從來沒有消失過,只是因無明而不覺不知,所以只須證明「般若智慧」即可,因為本自有之,故得時不曰「得」。因為從未消失故,只是自己無明不能見。譬如:夢中遺失了寶物,醒時了無所失,故不曰「得」、不曰「證」,所謂無證無得也,如是假名「證道」、「得道」,實是無所證亦無所得。 2013/09/09 吳耀宗寫於台灣.台南 導讀前言 導讀的意義,在於引導觀經者脫離「相說」的世間法,以無相的出世間法來觀此經,也唯有無相出世法,方能通徹心經,何況相說非佛說,所謂:實相無相。 世尊說法會儘可能的讓眾生清楚的瞭解經(語)意,絕不會作謎語讓大家猜,也不會故作謎團讓大家參悟。一般參公案的法門,是禪師為了開啟弟子另一面向的思維而設的。佛經中世尊也常常用重宣、復誦方式,冀使眾生能更加了解。如果能了解「無相」法,「心經」就會像白話文一樣,清清楚楚,不會有朦朧的語意。因此,當能了解「無相」法後,就不要再看此「導讀」了。直接看經文,你將發現心經真的是白話文,只是眾生以「世間相法」的觀念,根本無法理解心經中所說的「出世間法」。出世間法則無眼、耳、舌、鼻、身、意,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無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等十八界,無、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,無無明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等十二因緣。然而,阿含經卻說苦集滅道四聖諦(阿含經是從有相入空、無相、無作的另一種法門),而且世間相法也儘有老死等法,因此,才會產生出世間法與世間法的矛盾不解。或有以「相法」勉強解說,把原經意誤解一番,然後就盲修瞎練,到頭來卻是誤會一場,誠為可惜! 觀經時,不要只看文字的表面意義,而是要諦觀(觀想)文字所表達的內心境界,這樣才能體會「無相」的佛法。譬如:要觀看「標月指」所指的方向,不可只看「標月指」,方能徹見月亮。佛經即是「標月指」。 如何判斷是「相法」?如何知是「無相法]?「相法」者,即世間法,是有相、有為、有能、有所,修行時不能不間斷,常生疲憊,修行與生活不能結合。「無相法」者,即出世間法,是無相、無為、無能、無所,能於十二時中修行無有間斷,無得疲憊。修行就是生活,生活就是修行。 常見說法者,講經時講得還不錯,但修行時是一套,日常生活又是另一套,經典、修行、生活三種不能相融。佛法修學,必需是修行、生活完全結合在一起,並且默契佛經,三者一體不可分,這樣才能十二時中修行無有間斷。 更重要的,佛法不是犧牲此生成就來生的法門,而是修行的當下必能圓滿今生與來生,乃至超越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,進而能體會三世了不可得。 如果看完本導讀,還是無法通徹「心經」,那麼,建議讀者多邀幾位同修好友,一起用讀書會的方式進行討論本導讀,相信一定能讓你徹悟「心經」,且貫通一切法,徹見本心。六祖慧能曰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。」
心經導讀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;無;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;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,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、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 心經有很多名稱,因為含義很廣,所以我們用比較完整的經文名稱來解說,方不遺漏。全經文名稱大約有以下兩種:一者曰: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。二者曰:般若波羅密多心陀羅尼。 所謂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。摩訶曰大,因為非一般大小的大,而中文又找不到足以翻譯的文字,所以不翻譯,是多義不翻。摩訶之大,是指:凡有相或能以數字表達出來的大,都不能稱為摩訶,因為都是有相對的「大小」。摩訶是絕對的大,是無邊無際的大,世間沒有可以形容的。虛空雖無邊,但仍不足以形容它,所以只有「心」可以稱摩訶,為什麼?因為當「心」無所執著時,試問心量有多大?其實也不能以世間有為(有相)的「大小」來測量它,它是無邊的,它能納虛空。佛經常以「虛空」來形容它,因為只有用世間有為(有相)的東西形容,才能讓眾生體會它。若更準確的說法,那就是「心如虛空而無虛空之相」了。 般若者,智慧也,它不是一般的世智聰明,而是一種出世間的清淨智慧,不為世間所迷惑的清淨智慧,只要不執著於世間諸相,此清淨智慧自然顯露,它能照破世間種種無明。從另一角度來看,它是被無明所掩蓋,只要去除執著世間諸相所產生的無明(或體悟本無無明),此清淨智慧自然顯露,因為此清淨智慧作眾生時並沒有消失,只是眾生不覺不知而已。 般若本身也具有摩訶之意,因為有絲毫執著就不能生清淨智慧,就不能稱為「般若」。若無所執著,則其心自然大如虛空,即俱「摩訶」之意。所以有些心經的名稱,就沒有「摩訶」之名稱,唯譯成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」。 波羅蜜多,直譯為「到彼岸」。印度佛教把世間苦海稱為此岸,而出世間,或曰法界、或曰極樂、或曰涅槃,統稱為彼岸。也就是離苦得樂,圓滿成就,稱為到彼岸。 心,梵文:Hṛdaya,有密咒真言陀羅尼的含意,因此可譯為心陀羅尼、心咒。 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」的意義即是:以如虛空之清淨智慧,度過娑婆苦海,到清淨極樂彼岸的真言。 所謂般若波羅密多心陀羅尼。陀羅尼,又曰陀羅那,陀鄰尼。譯作持、總持、真言、能持善、能遮惡。因為蘊含多重意義故不翻,也有勉強翻譯成咒,常被當成咒術使用,當然咒術也具有暫時安心的作用,是方便法,但非究竟,若使用不當,易成迷信。 總持的意義是說:雖持一法,而能總持萬法。也就是說,雖然僅修持陀羅尼門,然實已同時修持了一切佛法的究竟了義處,沒有遺珠(法)之憾;換個角度來說,所有的法門必須能到達究竟處,方為圓滿,否則,皆非圓覺經所說的如來決定境界,所以說,此經能貫通一切佛所說經,也能知一切菩薩法的修行方式,譬如一個見月者,以月亮的立場,能徹見所有「標月指」全部都無誤的指向月亮,諸經即是「標月指」。 有句話說:「佛經裡沒有佛法,而佛法確由佛經出。」意思就是說,「標月指上沒有月亮,而月亮確由標月指指出。」若能了解「如來真實義」,隨時隨處皆能以一切法而作佛法。譬如見月者,隨時隨處用任何方法,皆能指出月亮所在處。換句話說,了解「如來真實義」者,不須假藉經典而能說如來義,能行如來行,故曰:「大丈夫自有衝天之志,不向如來行處行。」 陀羅尼又有「佛之真言」之意,也就是「如來真實義」。因此,「般若波羅蜜多心陀羅尼」的意義即是:以如虛空之清淨智慧,度過娑婆苦海,到清淨極樂彼岸的真言。 此兩種經題,名稱雖不同,其意義完全相同。 心經曰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 「心經」是觀世音菩薩在佛處與舍利子(舍利弗)說法,為佛所讚賞認可的。所以觀自在菩薩不是稱呼自己,觀自在菩薩不是菩薩的名稱,而是「內心境界」的名稱。任何修行者到這一個境界,就可稱為觀自在菩薩。而觀世音菩薩,就是到這個境界,乃至已經超越這境界的菩薩,菩薩皆以其功德性而命名之。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是說以無邊大心量的清淨智慧,超越生死苦海,至涅槃彼岸,並且圓滿成熟。「行深」是指圓滿成熟這個彼岸的境界,此時即能照見五蘊皆空。照見五蘊皆空,即能度一切苦厄。因為一切的苦厄,是因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蘊而起,若能真實的了解五蘊皆空的道理,那麼一切苦厄自然消彌,不須任何對治法,亦無「能所」,所謂:了即本來空。 為何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而眾生卻不能?首先要了解如何才能稱名為菩薩。圓覺經曰:「善男子,圓覺淨性,現於身心,隨類各應,彼愚癡者,說淨圓覺,實有如是身心自相,亦復如是,由此不能遠於幻化,是故我說身心幻垢,對離幻垢,說名菩薩,垢盡對除,即無對垢及說名者。」圓覺經說:眾生的圓覺淨性(圓滿清淨的覺性),現於身心,只是隨類而應,應於「身心」故現於「身心」,此身心是指「四大假合之身」,與依於此肉身攀緣於世間的「緣心」。此四大身與攀緣心,實非圓覺淨性本有,對於圓覺性而言實是「空幻污垢」,故稱為「身心幻垢」。只因誤認四大身為我,實則是四大身為世間物非我有,即人無我;誤認緣心為我心,實則是緣心乃意識攀緣外境所生的心,稱名為緣心,非我本心,即法無我。對能離此身心幻垢者,方能稱名為「菩薩」。執著於此「身心幻垢」者,不名菩薩。所以,以能脫落此身心幻垢者,稱名為菩薩。不執著的當下即名「脫落」。 當了解菩薩之義,而成熟脫落身心之意境時,即將發現「此身心本非我」,我實無「身心」可離,是故曰:「垢盡對除,即無對垢及說名者。」也就是說:本無身心幻垢,也不須用對治的方式,來除去此身心幻垢,更沒有菩薩之名稱。(菩薩只是假名,實無菩薩無眾生,菩薩與眾生皆因世尊為傳法故,假名安立的名稱。)「脫落身心」是有身心可脫落,有能有所,進而確認實無身心可脫落,即無能無所。 再讀一次「圓覺經」,圓覺經曰:「善男子,圓覺淨性,現於身心,隨類各應,彼愚癡者,說淨圓覺,實有如是身心自相,亦復如是,由此不能遠於幻化,是故我說身心幻垢,對離幻垢,說名菩薩,垢盡對除,即無對垢及說名者。」 若能於現在此時,當下覺悟「身心」非我,而脫落身心者,當下即是菩薩,即是初學菩薩,不是很會修行或修行很久,才叫菩薩。只要不執著身心,就是脫落身心,並非實有身心可脫落。若不識此義,就算無量劫的修行,也不名菩薩,所以菩薩是正知正見而得,非久學而得。 菩薩如何照見五蘊皆空而眾生不能呢?當脫落身心後的菩薩所見世間,與執著身心的眾生所見世間,會有很大的不同。眾生見世間之一切物體為真實,就是一切物體,見物就是物。而菩薩見世間物體,能發現三種現象:一者,能發現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之物體,即是色類(物體)。二者,能發現顯現物體的心性。三者,能發現心對境所顯現在心裡的六塵緣影,即是色蘊。譬如明鏡之照物,能現三類:一者,外境色類。二者,能顯現色類的大圓鏡。三者,顯現在鏡子裡的影像,即是六塵緣影。 再進一步觀察:此六塵緣影是由心生出來的,並不是外境實體進入心裡,而心性亦無任何實體空間可容納任何物體,只能反映出外境的影像而已。 心像一面鏡子,看到什麼東西,就能生出什麼東西。譬如有二十人來看一艘船,大家的心裡都會顯現一艘船,如果有一萬人來看,那麼一萬人心中都會顯現一艘船,而外境只有一艘船,這代表每個人心裡這一艘船,是每個人自心顯出來的,是我們的心自己生出來的。因此可得知「萬法唯心所生」,又可得知「諸法空相」唯緣影相而已。所以「色蘊」從「心生」,我們「攝受的只是影子」而已。這些影子並無質礙(物質),如我們在博物館觀賞幾萬件的文物,一一文物皆能於心中顯現,不因太多文物而擁塞於心。 此色蘊是無相,唯緣影故空,所以菩薩能照見「五蘊皆空」。此色蘊是法,即是「法界」,即是心裡境界。往生論曰:「法界眾生心法也。」大乘起信論曰:「所言法者,謂眾生心。」 心本無形無相,應物而生,如鏡之照物,不但心中顯現物體,同時亦顯現能顯物的心體,而心所顯的只有影像,此影像不是有實體,只是唯心所生,經過這樣的瞭解,體會其境界,此內心境界稱為「出世間」或法界,故曰「萬法唯心生」,或曰「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。而外境的物體,包括四大之身,是地水火風四大合成物,有實體,是有相、有為的,非心所造,稱為「世間」。以一切有情唯是一心故,因為「四大之身非我」,所覺受之世間萬物,唯影像故,而此影像是自心所生,法即心故,實無「能所」。也因影像唯心所生,亦即萬法唯心所生,是故,即心即法,見法即見心。此心能攝一切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依於此心,能顯現一切大乘無相法,無相即實相。 此色蘊即是心,菩薩見物(色蘊)即見心,見法即見心。若能如實的體悟「色蘊」唯心所生,那麼以下法句之真義,自然一一顯現。如:「萬法唯心所生」、「諸法空相」。華嚴經所說: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又如:「法界唯心」等等。 眾生只見四大假合的色類,不見由心所生之色蘊,因此,眾生只見世間,不見出世間(出世間即法界)。而菩薩唯見一實法界。因為世界是唯心所現之「色蘊」,色蘊即是法界故,十法界眾生唯此一心故,不能離此心而另生一心來「旁觀」心與境的關係,是故菩薩唯見一實法界。而世界只是眾生誤認「身心」為我所生的產物,故只見「色類」,不見「色蘊」。換句話說:眾生只能見世界,不能見法界。一切四大假合之物,包含四大之身,是世界。但於諸佛菩薩的清淨心所見,見一切眾生實處於法界,非處於世界。換句話說,一切眾生是活在心境裡,不是活在環境裡。眾生本來「住在法界」,只是「不覺不知」而已。 心有五蘊,色蘊、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,皆為六塵緣影,只是影子故空相,菩薩照見色蘊空故,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仔細觀察,我們所受的一切苦厄,原來只是受到「六塵緣影」的折磨,並不是有任何實體能折磨到我們的心,譬如:颶風吹不動陽光。又如:竹影掃不動落葉。所以一切的憂、悲、苦、惱、愁等煩惱,是我們冤枉承受的。換個角度來看,這些煩惱境界是被動的,只要我們不理它,它奈何不了我們,只要我們不理它,煩惱境界最終將沒有生起的機緣,自然能體悟「煩惱本自無生」,進而悟此無生法忍。而且世間之物,最多只能傷到身體而已,不會傷到我們的心。而身體的痛,只是身體的本能,讓我們知道身體已受到傷害了,進而尋求醫生的協助。所以身體的痛,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機制,是好的機制,並不是把身體修成無痛無覺。然而心的痛苦,遠勝於身痛,心若不苦,身痛即能減輕。眾生常常是身體好好的,卻心痛不堪,就是誤認六塵緣影為實有而被影子折磨了。 當菩薩證知「五蘊皆空」,色蘊是六塵緣影故空無相,自然能度一切一切的憂、悲、苦、惱、愁等煩惱苦厄。而世間法,只要盡人事、聽天命、沒煩惱,就是最圓滿、最有效的修行法門。只要盡人事即可自肯,其它成功與失敗、如意與不如意,依於法界而言,皆如夢幻影事,只管聽天命,自然沒煩惱,因為於世間法而言,盡人事已經是最大的努力了。 心經曰:舍利子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」 因為菩薩所見唯是色蘊(六塵緣影),色蘊空故,色不異空,不異就是相同的意思。菩薩告訴舍利子說,所見的色同於空,唯緣影故,而空相色蘊同於所見的色。菩薩再強調一次,所見的色即是空相的色蘊,空相的色蘊即是所見的色,既然色蘊空相,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空相,當然得證知「諸法空相。」 心經曰:「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;無;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」 諸法是唯心所生的六塵緣影,當然是空相,空相即是本無(本來空無),既然本無,則本自沒有生滅、沒有垢淨、沒有增減。一切的生滅、垢淨、增減,都屬誤認「有相」而生的妄見,妄見生滅、妄見染淨、妄見增減、妄見來去、妄見貴賤、妄見……。 「諸法空相」,諸法只是「緣影」而已,緣影當然是「空相」,當然就「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。」這是什麼意思呢?生死只是四大之身體的生死﹐佛性本來就沒有生死,法界「本無生滅」、也沒有「染與淨」。一般誤以為我們墮入世間,被世間六塵污染了,六塵只是緣影,影子不能染著我們的心,我們的心「染不著」也「淨不得」,要染它也染不得,要清淨它也淨不得,稱為「不染不淨」或「不垢不淨」。無能染亦無所染,既無能所,當然染不得、淨不得。 為什麼會染著呢?是我們自己誤認「有相」,對「有相」生「愛憎取捨」之心才染著的,這是幻染的,是於「緣影上誤認而生的染著心」,然而緣影「本來無法染」的,所以叫做幻染。幻染後又要清淨它,叫做幻淨。譬如:觀看3D立體電影,從電影裡潑出油漆,如果不知是影子而誤認為「實有」者,則必被所染,但緣影實不能染,故曰幻染,幻染後又要清淨它,叫做幻淨。知實相者,得知心性不曾有染、亦不曾有淨。從本以來心性不染不淨,故曰:真清淨。若能見此法界者,即名法眼清淨。同時亦見一切眾生,雖處六塵境界,其心未曾有染、淨,只是一切眾生,依於無明而不覺不知。 佛法是心法(無相法),不是相法。不了解無相法,所有的修行都叫做「著相修行」。於諸法空相中,幻染又幻淨、幻佛又幻眾生,於諸幻中不能出離。 是故於諸法空相中,實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;無;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。從五蘊空故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等十八界,於「諸法空相中」,回歸於本無(真如)。真如者,舊譯「本無」,「本無」即空性。當體悟到「真如」後(真如即是真性),即證知真如本然「無我」、本然「無住」、本然「真清淨」(不曾染、不曾淨故名真清淨)、本然俱足一切功德未曾有失(作眾生不減、成佛亦不增)。 是故六根、六塵、六識等十八界,即是法界,法界空無一物,唯緣影故。是故經曰:「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是故空中無色,無受、想、行、識;無;無;無眼界,乃至無意識界;」 六祖壇經裡,神秀大師曰:「身是菩提樹,心如明鏡台,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」這句偈語,明顯是「執著身心」而修,以身為菩提樹,以心為明鏡台故,見相為相、見塵為塵,非無相頌,是故不能見如來本性,必須是「見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才是。因此,五祖說神秀大師,入門未得,不見自性。 六祖慧能曰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這句偈頌,很明顯的,脫落身心,「實無身心」作菩提樹與明鏡台,一切境界唯心所生,而所生唯緣影境界,本來無一物,無心亦無相,能所俱無,何處有塵埃? 神秀大師即是幻染又幻淨,所以須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,實為「相修」佛法,有相故有染,能所俱足,是故不見本性。即使拂拭得一塵不染,也是有塵可染。反觀慧能大師,脫落身心,見相非相,見塵非塵,唯影像故,是故無塵可染,亦無心受染,能所俱無,當然無「染淨」之名。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本性。是故此偈是無相偈,亦為見性論。 心經曰:「無明,亦無無明盡;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。無,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 既然一切「本無」,無明也是從空幻妄而生,非真有無明,故曰:本無無明,當然也無無明可盡,不是很會修行,而能盡無明,是無明「本無」。從無明名色六處、乃至老死這十二因緣法都是誤認而來,從空幻妄而生,非真有。所以,只要澈見法界,即名「入法界」,則此十二因緣法自然消彌,法界「本無」如是事。法界唯緣影,故諸法空相(無相),從無相妄幻,誤認為「有」,因此從諸「有為」,輾轉緣生此十二因緣,沒有任何原因(生而無因),就是誤認而已,若不誤認,十二因緣從無明,乃至老死亦不有,因為四大之身非我有。再則,六塵緣影心,只是應映外境而生之緣心,亦非我本心,我實無如是「身心」。因此「生老病死」的只是四大假合的肉身,非眾生的生老病死,眾生實無身心受彼生死。不是很會修行,才修成「無老死」,而是本無老死,故亦無老死可盡。 圓覺經曰:「善男子,如來因地修圓覺者,知是空華,即無輪轉,亦無身心受彼生死,非作故無,本性無故。」知道是空幻的花,就沒有這些輪迴,也沒有身心能受彼生死輪迴,不是經過修整造作而沒有的,而是本性就沒有生死輪迴,若能確認此正知正見,從自心徹底的如法行,所謂心地法行,即能了生死脫輪迴。所以金剛經曰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;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世間一切有為法,如夢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(六塵緣影),若能作如是觀,法界自然顯露無遺,自心即法界身,證入法界之理,名曰「入法界」,「入法界」即是「出世間」,入法界後,隨即悟知法界實無出入,因為世界是妄想執著而有的,實相是沒有世界,唯有法界,因此,自然常住法界,非作意而住,是謂「以無住而住」,故曰常住或曰本住。 心經曰:「無,無智亦無得,以無所得故。菩提薩埵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 世間既然如夢、如影(六塵緣影),當然就沒有苦可集,沒有苦可滅,不須滅苦及行滅苦之道,故曰:無苦、集、滅、道四聖諦。本無一切苦,一切苦只是妄見,若能得此正知見,即恢復本來樣(本地風光),既是本來樣,即本自有的,故不曰智、不曰得。譬如:千年暗室,一朝燈光打亮,而見一切寶藏,寶藏是本有的,所以不曰得,只是之前無所見,而今得見而已。以此「本自有之」而無所得,故菩薩依此如虛空之清淨智慧,度過娑婆苦海,到清淨極樂彼岸,知是六塵緣影故,心無所罣礙,無所掛礙故,也沒有恐怖,已知法界唯緣影故,遠離執著於身心的顛倒夢想,到本無生死的究竟涅槃,非離生死而趣(取)涅槃,而是確知,本心本無生死,生死只是「誤認」,或曰「妄見」,實無身心受彼生死,自證本心本自涅槃。 心經曰:「三世諸佛,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故知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」 不管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一切諸佛,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即得無上正等正覺,無上就是最究竟的,正等就是一切皆平等,正覺就是真正的覺悟。法界唯影相故,一切平等無別,譬如:石頭的影子與鑽石的影子並無貴賤、無美醜、無高低,既然一切皆平等,平等則不二、不二則一如。法界空相故無取捨,無取捨則貪、嗔、癡不成立,心自然不為外界所動,故曰常不動。如是即證知,本自俱足空、無相、無願三三昧。如此是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所以知道般若波羅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無上咒,是無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 咒,就是陀羅尼之義,意即能總持一切法而不失。如果當成咒術使用,只能暫時安眾生之心,讓眾生得安穩,但非究竟,亦非如來真實義。得如來真實義,則能除一切苦,真實不虛。 心經曰:「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,即說咒曰:揭諦、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」 揭諦、揭諦,波羅揭諦,波羅僧揭諦,菩提薩婆訶。是菩薩鼓勵眾生,要勇敢的如法行入法界,不要執著身心,耽擱於世間。翻譯為:走吧!走吧!願與眾生一起,到達智慧光明的彼岸啊!大智慧!道成就!   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