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

壇經中所談的「頓悟」與「心量」──悟法傳衣第一


壇經中所談的「頓悟」與「心量」──悟法傳衣第一   壇經開頭,就說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   本心,沒有階梯,故不落階級次第。   本心無淨穢,故本自清淨。   本心無形相,故非青黃赤白黑,非長短方圓。  
本心無本具一切功德,與佛無二,故本無須修治。    但用此本具之清淨功德之境界直接體悟,體悟漸深則之前所妄染、妄淨之習性自然脫落,如瓜熟蒂自落;若能完全契合本性則無悟亦無得,只是恢復本來故,假名為修行,功夫成熟自然不復重回輪迴境界,假名為成佛,故曰「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」。    所以,六祖說明自己悟道的情況,「見一客誦經,惠能一聞經語,心即開悟。」這一圓悟,從他下面的尋師印證過程中可以看出:  問能曰:『汝何方人。欲求何物?』  惠能對曰:『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,遠來禮師,惟求作佛,不求餘物。』  祖言:『汝是嶺南人,又是獦獠,若為堪作佛?』  惠能曰:『人雖有南北,佛性本無南北;獦獠身與和尚不同,佛性有何差別?』  五祖更欲與語,且見徒眾總在左右,乃令隨眾作務。  予曰:『惠能啟和尚,弟子自心常生智慧,不離自性即是福田。未審和尚教作何務?』  祖云:『這獦獠根性大利,汝更勿言,著槽廠去。』    這樣的對答,已表現出圓悟的狀態,也就是後來禪家所說:「一悟即至佛地」,不假漸修。  所以,整部壇經,看不到「修」的部份。就是六祖本身,亦不見他「修」什麼法。  有人以為,他在獵人隊中,就是「修」,其實,這是錯誤的看法。  本心非修得,能修者必非本心,須知「道不屬修,修成必壞」。   再則,五祖令隨眾作務。惠能曰:『惠能啟和尚,弟子自心,常生智慧,不離自性,即是福田。未審和尚教作何務?』惠能心常生清淨智慧,不離自性,此心即是福田。這是真正的清淨福田,也就是說,不管身在何處、在何時,皆不離此福田,所以惠能問曰:已具足福田,未審和尚教作何務?祖云:『這獦獠根性大利,汝更勿言,著槽廠去。』  五祖因恐有惡人害,故不敢與惠能言,故槽廠去破柴踏椎。    且看五祖對神秀說明心地的狀況:  「無上菩提,須得言下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不生不滅。於一切時中,念念自見,萬法無滯,一真一切真,萬境自如如。如如之心,即是真實,若如是見,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。」  都一再說明禪宗的「一悟即至佛地」的特色!  且看惠能求法前的當時所處的環境,是一位樵夫,可說單純至極。在山中,是寧靜的,是單純的,心境是無比的清淨,因遠世華,故早保有純淨的心靈,這是他能一聞經語就頓悟的有利條件。因本心是無任何色彩的。  且看所作偈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』這是他早就脫落身心,徹見本來心的寫照。    有說:惠能是累世早就修來,實則是他現生中,本就保有這一純淨的心,早默契佛法,契乎本心了。祇是不知這等事,即是世尊所傳之佛法,故聞金剛經語,印其心的本然。因而起參訪五祖之意,到了五祖處,實只是更印證這本然心而已。所以,他可以看出神秀作偈的未見本性。他能於五祖為說經剛經至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時,就完全契會,即說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;何期自性本不生滅;何期自性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本無動搖;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而全然明白五祖的教授,故於印宗法師處,說明了此一法門的特色──「唯論見性,不論禪定解脫」的頓悟法門。    因此,學佛者,唯「直心」能會得本地風光,非是多聞多識者能達的。故維摩經云:「直心是道場」,即此意。  當惠能大悟之後,「祖知悟本性,謂惠能曰:『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;若識自本心,見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』」這是徹悟的寫照,是一悟即至佛地的說明。  依壇經來看,若認為悟有漸次,都不是禪者的本色,因為本心不能次第悟,漸次而悟者必非本心,習禪者不可不知!也是禪宗的嚴格,完全不落階級次第。    一般所謂能次第悟者,皆是悟修習性之方法,不是悟本心,也就是說能修行者即是修習性,非修本心,本心不可修,本具足、本清淨故。悟自本心者,即名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。  六祖說法前,便教人「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」,良久後開始說法(曹溪版),這一淨心,就是引發眾人本心之後,令大眾於聽法時,便可直契本來心,故與會者,於聽法中,無不當下豁然識得本心的。這是六祖對本心的完全透徹,才能做到的。  且看他開示本心的狀況,便可知曉,他以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七字來說明,也就是說,這「摩訶般若波羅蜜」就是本心。  經云:「何名「摩訶」?「摩訶」是大。心量廣大,猶如虛空,無有邊畔,亦無方圓大小,亦非青黃赤白,亦無上下長短,亦無瞋無喜,無是無非,無善無惡,無有頭尾。諸佛剎土,盡同虛空。世人妙性本空,無有一法可得;自性真空,亦復如是。」這段話,道盡了本心的狀態。我們依文反照,便可明白,原來本心的本來面目是這樣的。大乘經所談,就是從這「本住法」所流出,所以才叫「摩訶衍」。因此,欲解大乘經,不識本心,則難體會義,難怪五祖說: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!」    又說:「自性能含萬法是大,萬法在諸人性中。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,盡皆不取不捨,亦不染著,心如虛空名之為大,故曰『摩訶』」。   這是說明了心與境相應,呈於心中唯緣影的狀況。也就是唯「緣影」,才是萬法無滯,通用無礙的心境,諸佛刹土就此緣影世界,難怪圓覺經要說「一切佛世界,猶如虛空花」了。   我們若視得此,必然於處世間中,能於任何事不生取捨心,而能自在逍遙的。   因此,六祖在開示中,也明示這一狀態是:「若見一切法,心不染著,是為無念。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;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,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即是般若三昧。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這無念行,就是諸佛所行,故經說:「悟無念法者,萬法盡通;悟無念法者,見諸佛境界;悟無念法者,至佛地位。」也就是一悟即至佛地的寫照了。  再看六祖談「般若」,他說:「般若無形相,智慧心即是。」真正般若智現前的,必然心無礙的,如水之通流,這等心境的展現,才叫「波羅蜜」。  因此,一個了達本心之人,心量是無比的開闊、廣大,一切事拘他不得,故經說:  「若聞悟頓教,不執外修,但於自心常起正見,煩惱塵勞,常不能染,即是見性。善知識,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,能修此行,與般若經本無差別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