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壇經中所談的「應機攝化」──請參機緣第六



壇經中所談的「應機攝化」──請參機緣第六    
機緣品所記載的,有惠能大師行化的,有莘莘佛子遠來參禮的,有修學有悟,惟求印證的,也有是演義的。於中,展現了惠能大師超凡的智慧,也從中可看出他說法不離本心,表現禪者應機說法的銳利,無不使來者皆徹悟本心處。  全篇有十一位當機。   1、無盡藏尼問字  無盡藏尼問涅槃經字,師曰:「字即不識,義即請問。」尼曰:「字尚不識,曷能會義?」師曰:「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。」就這「諸佛妙理,非關文字」,說明了禪宗所以稱為「教外別傳」的緣故。也就是脫開教相、法相,悟取實相的「言外之意,玄外之音」了──本心實相。    「佛法非關文字、語言,絕任何表示,因為這些都是意識的產物,但為了互相授受,需藉文字、語言、及任何表示,乃至禪宗的棒喝、捻花微笑、維摩詰的默然,始能完成授受,但行者於聽法、觀經時,必須要脫去意識,直取實相。但是它能開發我們本有的清淨智慧,藉以脫去一切法塵,及無明習性。」   2、僧法海──即心即佛  僧法海,也就是本經的集錄者。他請問惠能「即心即佛」是什麼意思?惠能說:    師曰:「前念不生即心,後念不滅即佛;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。吾若具說,窮劫不盡,聽吾偈曰:  『即心名慧,即佛乃定;定慧等等,意中清淨。     悟此法門,由汝習性;用本無生,雙修是正。』」    而使法海言下大悟,這不生不滅,本就是本心的實相,多麼直接了當。本心本處於「無生」中,前念煩惱不生,當然後念不用滅煩惱。    前念不生一切煩惱雜染即是心,後念就不須要去滅煩惱雜染心,如此就是佛,能生一切的境相(緣影)就心,離開一切境相(知幻即離)即是佛。「即心名慧,即佛乃定;定慧等持,意中清淨。」即心不生一切煩惱雜名慧,即佛不滅煩惱雜染心乃定;定慧等持,意中清淨。  「悟此法門,由汝習性;用本無生,雙脩是正。」  只要體悟此法門,任由您的習性,執著亦得,不執著亦得;住亦得,不住亦得;有我亦得,無我亦得。因為用本無生(不生一切煩惱雜染),定慧雙修即是正法。  法海言下大悟此故讚云:  「即心元是佛,不悟而自屈,我知定慧因,雙脩離諸物。」    3、僧法達──誦經三千部,曹溪一句亡。  僧法達,誦法華三千部,禮祖師頭不至地,表現大我慢。這一開頭的記錄,說明了有相有為修行者內心狀況,而使行者常不自知,若不是惠能點破,我輩常執此,實是更換法縛,以為是修行,距佛道遠矣!  惠能開示道:「禮本折慢幢,頭奚不至地;有我罪即生,亡功福無比。」這妄功之福,就是本心無限心量,故只要起一執心,即將心量縮小了。行者每日修行,若不知是此心量的開闊,乃枉費用功夫了!    再者說到誦經的行法,是大乘十法行之一。誦經的目的是為明心地,以取得般若智,因為大乘佛法是心法,不知如此用功夫,真如壇經所說:「心迷法華轉,心悟轉法華,誦經久不明,與義作仇家。」惠能如此的開示,給持誦經不解義者當頭棒喝!    法達問法華實義,一代禪師如何指示呢?這又是一番精彩的問答了。據壇經記載,以不識字的六祖,聽一遍法華經,就能指出經義所在,這是徹悟者能貫通全體佛法的表現,不是執一部經而不通其他經的。  所以,壇經中幾處說明惠能這種本事,故可以明白真見性的徹悟者,就必須具此功力,方堪為一代禪師。    所以,惠能聽完法達誦法華,就直接告訴他:「此經元來以因緣出世為宗,縱說多種譬喻,亦無越於此。何者因緣?經云:『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於世。』一大事者,佛之知見也。點出了法華經的核心思想──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。    什麼是佛之知見?惠能說:「汝今當信佛知見者,只汝自心,更無別佛。」這本具之佛知見,並非遙不可及,只要一念心開,便可開自心佛之知見。所以壇經說:   「世人外迷著相,內迷著空;若能於相離相,於空離空,即是內外不迷。若悟此法,一念心開,是為開佛知見。」    而這一段話,是我輩該好好體會的地方吧!問題就在這內迷與外迷,迷些什麼?依吾人的看法,這外迷,是外境映現於心時,不知唯緣影,而產生實在感,生了取捨心,起善惡分別執著。內迷者,乃妄卻緣影本空,忘卻覺性本不動,非幻不滅的本心。所以若能於相離相,也就是知唯緣影而不執為實;於空離空,乃於本心離去空相之執,自然復本心源,於一念中,開本具佛之知見而悟入佛之知見了。    又法達問法華三乘人無法測佛智,與三車白牛車之別,惠能的回答中,有一段令人令人醒思的,他說:  經意分明,汝自迷背。諸三乘人,不能測佛智者,患在度量也,饒伊盡思共推,轉加懸遠。佛本為凡夫說,不為佛說,此理若不肯信者,從他退席,殊不知坐卻白牛車,更於門外覓三車。況經文明向汝道,唯一佛乘,無有餘乘。若二若二乃至無數,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,是法皆為一佛乘故。    汝何不省三車是假,為昔時故;一乘是實,為今時故。只教汝去假歸實,歸實之後,實亦無名。應知所有珍財,盡屬於汝,由汝受用,更不作父想,亦不作子想,亦無用想;是名持法華經。從劫至劫,手不釋卷,從晝至夜,無不念時也。」    三乘的差別,是心量的問題,其實,我們看聲聞法的行者,就可明白有為修行所易陷入的狀態,那就法執、法縛障住了本心本性的本然光明,故說不能測佛智。而菩薩須經歷諸位次地,亦是不離法縛習氣所致。因此,心量的開闊,就是行者自我檢驗的方法,那就是於日常行事間,待人處世中,是否能處處無執著。本心越明朗,心量就越廣大啊!    這裏又說明「經」乃為凡夫說,非為聖人說。既為凡夫說,必是凡夫所可行之法,也說明了佛道非長遠,一念即至,只要契會佛知見即可悟入,故是一乘非三乘,否則,就是坐在白牛車上找三車的笑話了。    故佛之知見,是眾生本具之心,只是暫為塵勞所覆。學道者豈可向外弛求。    誦經得其意後,是否從此不用再誦經呢?法達如是問,且看惠能如何答,他說「經有何過,豈障汝念?只為迷悟在人,損益由己。口誦心行,即是轉經;口誦心不行,即是被經轉。」  這個開示,就是後來法達悟後仍不癈誦經,保持禪者維護教相以傳後世的典範。   4、僧智通──三身四智  法華讀誦三千部,不明出世旨;楞伽讀誦千餘遍,不會三身四智。讀經不解經義,或許方法有錯吧!執己見而讀佛經,難會經中義理。而明眼人點破要義,可讓行者少走冤枉路。    智通讀楞伽經千餘遍,不明三身四智義,因不知三身本一體,四智本心明,故惠能說:「三身者:清淨法身:汝之性也;圓滿報身,汝之智也;千百億化身,汝之行也。」經惠能點破,便當下契會。然又為詳說四智:「大圓鏡智性清淨,平等性智心無病,妙觀察智見非功,成所作智同圓鏡;五八六七果因轉,但用名言無實性,若於轉處不留情,繁興永處那伽定。」    從禪宗來看,轉八識成四智,是頓轉的,並不是像傳統唯識學那樣的說法,以為第六、七識是於初地開始轉,前五識與第八識是於成佛時轉。為什麼呢?因為禪者是頓悟,就是一悟即至佛地,故是八識頓轉成四智菩提。    六祖為說明轉識成智的過程,是故分析各屬之轉識成智,然實則一氣呵成,非漸次轉成智。    而此中說「五八六七果因轉」,實則如來正因地,即是眾生清淨覺地,因賅果海,果徹因源,因果同時是。所以禪者的轉識成智,是「轉處不留情(習氣)」的徹頭徹尾,故必然永處那伽定中。   5、僧智常──無見與空知  智常為求見性,參禮大通和尚,卻以虛空之無物可見,無物可知來喻本心,使之疑惑不解,請示惠能,惠能一聽,便知是存知見所致,故云:  『不見一法存無見,大似浮雲遮日面,     不知一法守空知,還如太虛生閃電;     此之知見瞥然興,錯認何曾解方便,       汝當一念自知非,自己靈光常顯現。』  使智常當下大悟,顯見惠能之智慧。    以虛空喻本心,以為本心如虛空,了無一物可見,此成「存無見」;以為本心如虛空,了無一物可知,此即是「守空知」。這是以意識心測本心的狀態所形成的錯解,而非現量所得,故成「所知障」。當知本心無形無相,唯應物現形,其靈光本朗朗然,然動念即乖離,故若起求悟之心,即與之相背離。若非善知識即時說破,以此知見,終其一生,亦不得悟入!    本心雖如虛空,但非了無一物可見,虛空含萬法,所謂真空妙有,本心雖如虛空,但並非無一物可知,本心正遍知一切法,以本心具足一切法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智常又問三乘與最上乘義,惠能曰:「汝觀自本心,莫著外法相,法無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見聞轉誦,是小乘;悟法解義,是中乘;依法修行,是大乘。萬法盡通,萬法俱備,一切不染,離諸法相,一無所得,名最上乘。乘是行義,不在口爭,汝須自修,莫問吾也,一切時中,自性自如。」    這「萬法盡通,萬法俱備,一切不染,離諸法相,一無所得,名最上乘」者,即是直從本心處徹悟的法門,也就是頓超直入,一悟即至佛地的禪宗特色了!所以,行者欲了知自己所修學的法門是何乘,這一說明,實是一個可對照的地方了。假如是三乘行者,那必是從「相修」而入的,然最後,必也須入此本地風光,方是究竟的契會而趨圓滿。   6、僧志道──色身與法身  志道讀涅槃經十載有餘,不解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」,其實,一般學佛者,都將「諸行無常」看成是外在事物的變化,不知大乘佛法所談,乃指心念的無常而言。因為是心念的剎那生滅,映於所見的外境,才形成生滅的無常感,故是心念的無常,若知本心所呈唯緣影,則心境各自如如,本無生滅,不起虛妄之空花相,則寂滅境自現前,此才是佛法所談之寂滅樂,而非覺受之樂。    志道不解此義,將寂滅之境,誤認為是斷滅死寂,如同木石的狀態,成外道之斷常之見,為惠能所喝斥。  其知見之誤,就會將法身、色身分為二,不知色身所含之報化,實乃法身所起之用;又將體用分為二,不知體用本一如;將生滅與不生滅分開,不知本心本無生滅相。難怪惠能要說他的知見是外道的斷常邪見了。  「師曰:汝是釋子,何習外道斷常邪見,而議最上乘法?據汝所說,即色身外別有法身,離生滅求於寂滅;又推涅槃常樂,言有身受用,斯乃執吝生死,耽著世樂。    汝今當知,佛為一切迷人,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;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。好生惡死,念念遷流,不知夢幻虛假,枉受輪迴,以常樂涅槃,翻為苦相,終日馳求;佛愍此故,乃示涅槃真樂。    「剎那無有生相,剎那無有滅相,更無生滅可滅,是則寂滅現前,當現前時,亦無現前之量,乃謂常樂。此樂無有受者,亦無不受者,豈有一體五用之名?何況更言涅槃禁伏諸法,令永不生,斯乃謗佛毀法。」  由此觀之,行者不可不慎!   7、行思禪師的「聖諦亦不為」  行思禪師來參訪惠能,從壇經所述來看,是來求印證的行者之一。看他們之間的對答便可知。    思禪師,姓劉氏,吉州安人也,聞曹溪法席盛化,徑來參禮,遂問曰:「當何所務,即不落階級?」  師曰:「汝曾作什麼來?」  曰:「聖諦亦不為。」  師曰:「落何階級?」  曰:「聖諦尚不為,何階級之有?」    本心無染淨,本具功德萬法,當然「聖諦亦不為」,若有為,則落次第,以不為故,不落階級次第。這就了達本心之人的對話。   8、懷讓的「說似一物即不中」  懷讓的參訪惠能,也是求印證者之一,因為從彼此間問答,就可明白他也是一位了達本心之人,如經載:  懷讓禪師,金州杜氏子也。初謁嵩山安國師,安發之曹溪參叩。讓至,禮拜,師曰:「甚處來?」  曰:「嵩山。」  師曰:「什麼物,恁麼來?」  曰:「說似一物即不中。」  師曰:「還可修證否?」  曰:「修證即不無,污染即不得。」  師曰:「只此不污染,諸佛之所護念;汝既如是,吾亦如是。」    本心無形無相,當然「說似一物即不中」,凡有所說,即落入相說。  又本心非修得,故無修故無證,凡可修者,修成必壞故。   9、永嘉一宿覺  這位讀維摩經明發心地的永嘉大師,來參禮惠能,亦是求印證者之一,他巧遇玄策,引其參見惠能,且看他見惠能是怎麼個態度呢?    覺遂同策來參,遶師三匝,振鍚而立。  師曰:「夫沙門者,具三千成儀,八萬細行;大德自何方而來,生大我慢?」  覺曰:「生死事大,無常迅速。」  師曰:「何不體取無生,了無速乎?」  曰:「體即無生,了本無速。」  師曰:「如是,如是!」  玄覺方具威儀禮拜。  須臾告辭,師曰:「返太速乎?」  曰:「本自非動,豈有速耶?」  師曰:「誰知非動?」  曰:「仁者自生分別。」  師曰:「汝甚得無生之意。」  曰:「無生豈有意耶?」  師曰:「無意誰當分別?」  曰:「分別亦非意。」  師曰:「善哉!少留一宿。」     本心本無生,無生則無遲速;本心本不動,故無來去相;無生,是脫落意識心,絕妄絕言,唯真如真用的自性分別。可見他已早識心達本源之人。所以惠能應許所悟。   10、智煌入定  世間禪定,本與外道修法相同,故是通外道的。而世間之禪定,是有其特別的行持而入定的,如修數息等,故是有為造作,有入有出,有生有滅。所以儘管修到八萬大劫的深定,依舊有出定的一天,這是有為有漏,非究竟。    然禪宗直從本心本然來圓滿禪定,這是無出入之大定,又名那伽定,又名首楞嚴大定,又名海印三昧,又名……。因禪者契會本心,悟無念法,則總攝一切三昧正受,因其是「一悟即至佛地」,故能總持一切法。    智煌參五祖前,自認為已得正受,庵居長坐,積二十年,後來經惠能弟子玄策點破,才知自己所得乃無出入之大定,以其正入定時,不見有有無之心故。便問麼玄策其師惠能以何為禪定?    策云:「我師所說,妙湛圓寂,體用如如;五陰本空,六塵非有;不出不入,不定不亂;禪性無住,離住禪寂;禪性無生,離生禪想;心如虛空,亦無虛空之量。」  原來,本心之禪性本無執著,本離執著;本心之禪性,本無生滅心,本離開生禪定之想,本就處於平等、寂滅、清淨中。智煌一聽,便去參訪惠能,惠能說:  「誠如所言。汝但心如虛空,不著空見。應用無礙,動靜無心,凡聖情忘,能所俱泯,性相如如,無不定時也。」  智隍於言下大悟,二十年所得心都無形響,以本處大定,只是不認識吧了。只因不識故隨心出入,及至悟心本無出入時,方知此心恆處那伽定,從此一切時、一切處,無有不定時。   11、臥輪的伎倆  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: 「臥輪有伎倆,能斷百思想,    對境心不起,菩提日日長。」  其實,時下不識本心者,常有諸多修行的伎倆,故諸多行門紛紛,也讓諸多學子無所適從,忘卻了五祖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」的教示。不知學法的重點,在於識得本心,如此方能頓歇妄念與執著。故惠能聞此偈,即說:  「此偈未明心地,若依而行之,是加繫縛。」 因示一偈曰: 「惠能沒伎倆,不斷百思想,    對境心數起,菩提作麼長。」    我們看此二句,即知差異很大,臥輪禪師,是斷滅六根的修法,是外道的修法,故以眼不見耳不聞的方式,強壓心念不起,以為是修行。這是更換法縛,故六祖說他「是加繫縛。」徹悟本心本無染淨,無形無相……故本無伎倆可施。若認為有伎倆可施,即墮有為法,即失本來風光。難怪經中說此為:無修、無證、無得……,只是復本心源,其中,無法添得一物。所謂: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。    又,菩提本不増不減,能增能減者非菩提,何況菩提日日長,即知臥輪禪師所說非菩提,故六祖曰:菩提作麼長。就是說菩提還是這麼長 ,並無日日長,無增無減者,真菩提也!    本心對境,只是如實呈現影相,如實知其唯影相,故無須斷思想,以知其本空故。故當心境相對之時,只是如實呈現大法界,菩提性宛然,不增不減。所以即對境而生各種心念,因知是空花相而無著,也就是壇經所說:「使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無染無雜」之無念行。此乃圓滿之「無生大法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